殲轟7型

2014年5月29日在後期生產的殲轟-7型號中採用了更先進的雷達,可以提供更遠的探測距離,反艦導彈也採用射程更遠的型號,同時考慮到神盾艦具備強大的防空能力,單純使用反艦飛彈對其進行攻擊可能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中國還將部分殲轟-7改裝為電子戰型

研製歷史 ·

JH-7(殲轟7、歼轰7)は、中華人民共和国の第603航空機設計所で開発、西安飛機工業公司で製造された全天候型戦闘爆撃機である。老朽化したQ-5攻撃機の後継機として開発され、現在中国人民解放軍のみで運用されている。輸出名はFBC-1、愛称は

開発の経緯 ·

20/8/2016 · 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殲轟-7的時間比狂風IDS要晚14年的時間,這個時間上的差距恰恰是發展一代作戰飛機所需要的時間,因此當中國航空兵的殲轟-7形成有效戰鬥力的時候,不但國外F-111、狂風和蘇-24已經大都處於被新機型取代前的準備階段(美國

殲轟-7型飛機,從外形上來看與殲轟-7B幾乎沒有區別歲末年尾,我軍武器裝備建設成果不斷,讓人目不暇接,以至於殲轟-7B的出現似乎沒有引起多大的波瀾,按照網友的話就是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張乃千 楊詩傑 監製: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殲轟-7A是我國自主研製的超音速殲擊轟炸機殲轟-7戰機的改進型號,具備超音速、全天候作戰能力。殲轟-7A戰機的研製充分結合了我國強-5戰機的超音速、轟-5轟炸機的遠航程和轟-6轟炸機的

殲轟-7 預生產型 原打算在1992年左右為殲轟—7正式入役舉行儀式,然而由於技術原因而被推遲。為了加速作戰試驗,決定生產數量有限的預生產型(可稱作01批)。預生產型總共製造了約18架,均部署在上海附近的海軍航空兵基地,從1994年開始裝備第6

殲七原型飛機由瀋陽飛機製造廠仿製米格-21Ф-13型。首先是技術吃透。1964年11月20日,開始試製零件。1965年7月,全機的零件製造基本完成,開始部件裝配。1965年9月部件裝配完成轉入總裝。1965年10月14日,完成了第一架飛機0001號原型機的總裝工作。

歷史 ·

殲轟-7需要在具備第3代戰機空戰能力的同時,兼具對海、對陸打擊能力,這在同時代美歐俄戰鬥轟炸機研發中也是很難辦到的,但殲轟-7在A型上獲得可靠對海打擊能力後,最終在B型上獲得了當初期望的全部性能。 從蘇30MK到殲16:遠不是換髮、換彈那麼簡單

2014年5月29日在後期生產的殲轟-7型號中採用了更先進的雷達,可以提供更遠的探測距離,反艦導彈也採用射程更遠的型號,同時考慮到宙斯盾艦具備強大的防空能力,單純使用反艦飛彈對其進行攻擊可能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中國還將部分殲轟-7改裝為電子戰型

在分工上會配備給海軍航空兵,起因於中國近海的情勢與提升了的軍事地位,讓殲轟-7不敷使用而逐漸退回陸上邊境,該型戰機的研發主要依賴使用蘇-30MKK的經驗,對其不足之處加以升級,新型殲-16將用於加強利用中國生產的反艦飛彈打擊水面艦隻的能力。

概述 ·

殲轟-7 「飞豹」 Xi’an JH-7 / FBC-1“Flying Leopard” 北約代號: 比目鱼(Flounder)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殲轟-7A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 Shagol 空軍基地,攝於2013年8月12日

殲轟-7需要在具備第3代戰機空戰能力的同時,兼具對海、對陸打擊能力,這在同時代美歐俄戰鬥轟炸機研發中也是很難辦到的,但殲轟-7在A型上獲得可靠對海打擊能力後,最終在B型上獲得了當初期望的全部性能。 從蘇30MK到殲16:遠不是換髮、換彈那麼簡單

2014年5月29日在後期生產的殲轟-7型號中採用了更先進的雷達,可以提供更遠的探測距離,反艦導彈也採用射程更遠的型號,同時考慮到宙斯盾艦具備強大的防空能力,單純使用反艦飛彈對其進行攻擊可能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中國還將部分殲轟-7改裝為電子戰型

在分工上會配備給海軍航空兵,起因於中國近海的情勢與提升了的軍事地位,讓殲轟-7不敷使用而逐漸退回陸上邊境,該型戰機的研發主要依賴使用蘇-30MKK的經驗,對其不足之處加以升級,新型殲-16將用於加強利用中國生產的反艦飛彈打擊水面艦隻的能力。

概述 ·

4/1/2019 · 新型殲-16可能為配備給中共海軍岸基航空兵,以替代老舊的殲轟-7飛豹戰機。(圖/新浪微博) 報導說,殲-16H戰機的大量交付將極大的提升海軍的遠海攻防作戰能力。因為目前海軍現役戰機中,殲-10系列由於起飛重量限制,其作戰半徑並不太適合

27/7/2019 · 網上紛傳FC-31(殲-31)戰鬥機要「一魚三吃」。「一魚三吃」是某個特定的型號,在型號設計或設計定型後,以某一基準型為底,延伸設計出用於其他戰場的改良型。如美軍的F-35型戰鬥機就是最典型的「一魚三吃」,同時研發出

1991年12月31日轟油-6與殲-8型戰鬥機首次對接成功。1995年開始服役。 中國海軍航空隊裝備的空中加油機型號是利用現役轟-6D型改裝而來的,保留機頭下部大型雷達罩,機腹彈倉改裝為燃油艙,每側機翼下外各掛一個空中加油吊艙,帶插頭錐管式空中加油

研製過程 ·

1991年7月8日,在閻良測試的殲轟七原型機在實施飛行測試時在空中突然大量漏油,測試飛行員盧軍在操作得當的處置下在燃油剩不到30公升的狀態下安全降落。 1994年4月4日,082号原型机在當天試飛時墜毀,測試飛行員盧軍(38歲)殉職。

殲轟-7(JH-7,代號:飛豹,外貿型號:FBC-1,北約代號:比目魚,Flounder),是中國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自行設計研製的中型戰鬥轟炸機。由中國西安飛機製造集團與603研究所合作設計製造的一型戰鬥轟炸機,主要用于進行戰役縱深攻擊以及海上和地面目標攻擊

殲轟-7A,又稱新飛豹戰鬥機,是“殲轟-7”飛豹戰鬥機的改型,具備全天候的精確對地攻擊能力。該機以對面攻擊為主,具備一定的空戰自衛能力,可在高原地區作戰使用。在我軍聯合一體化作戰體系中,主要承擔縱深突擊和戰場遮斷任務,對敵縱深地面

重大的殲轟-7改型也在研制中,總的來說,這一改型實際上是一种全新設計,衹不過有部分机体還和殲轟-7相同。据傳此型號被稱為殲轟-7B,也有傳說實際就是殲轟-8。一個更虛幻的說法是殲轟-7B

1998年,殲轟-7“飛豹”戰機正式列裝中國海軍航空兵部隊。81863號機是中國海軍接收的第一架量產型“飛豹”戰機。1998年,殲轟-7“飛豹”戰機正式列裝中國海軍航空兵部隊。81863號機是中國海軍接收的第一架量產型“飛豹”戰機。

海軍型は縦列複座(JH-7)、空軍型は並列複座(H-7)として2機種が並行して開発される事になったが、類似機種とはいえ2機種を同時新規開発する事は難しく、1980年代初めに空軍型H-7の開発は中止され、海軍型のJH-7だけが開発される事になった。

殲轟7是一款合格的攻擊機,只是不適合執行制空作戰任務,功能過於單一,也算先天不足吧。讓人沒有想到的是,2019年時,這款戰機再次代表我軍出征國際大賽,到俄羅斯參與國際飛鏢大賽,不禁讓人想問,殲16還不夠好?

殲轟-7三十載未改型 在殲轟-7研製的1975年,中國引進的原打算用於殲13 的英國制斯貝發動機,因高空高速性能不夠,被擱置在西安430廠內,但其油耗低、中低空性能佳、使用壽命又比仿製的蘇聯式引擎好,遂中選爲殲轟-7的“心臟”。後面實際情況也證實

28/7/2019 · 網上紛傳FC-31(殲-31)戰鬥機要「一魚三吃」。「一魚三吃」是某個特定的型號,在型號設計或設計定型後,以某一基準型為底,延伸設計出用於其他戰場的改良型。如美軍的F-35型戰鬥機就是最典型的「一魚三吃」,同時研發出

18/10/2019 · 其中有12型飛機都是不久前國慶閱兵中的受閱機型。 靜態展區部分首先是教練機。空軍現役所有教練機進行了體系化展示,既有用於戰鬥機訓練的教練機教-8、殲教-9、新型高級教練機,也包括用於轟炸機、運輸機飛行員訓練的轟運教-7等機型。

編號81863 解放軍首架量產型殲轟7飛豹戰機舊照 [圖集] 1994年,殲轟-7開始量產,列裝中國海軍航空兵;1997年,殲轟-7以高續航力的優勢,在釣魚島上空成功驅逐從未見過該款新型戰機的兩架日本F-4EJ;1998年,殲轟-7正式在珠海第二屆國際航空航天博展會上

共軍殲-16D電戰機才應該畏懼 新型殲-16可能為配備給中共海軍岸基航空兵,以替代老舊的殲轟-7飛豹戰機。(圖/新 浪微博) 報導說,殲-16H戰機的大量交付將極大的提升海軍的遠海攻防作戰能力。因為目前海軍現 役戰機中,殲-10系列由於起飛重量限制,其作戰

19/3/2011 · 殲轟-7A為雙引擎轟炸機,重約28噸,翼展12.9米。中國海軍共裝備約100架殲轟-7A型機。殲轟-7A型機可攜載9噸炸彈、導彈或額外燃料,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其動力稍顯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配備新型國產智能炸彈和空對地導彈,殲轟-7型機的威力正

在分工上會配備給海軍航空兵,起因於中國近海的情勢與提升了的軍事地位,讓殲轟-7不敷使用而逐漸退回陸上邊境,該型戰機的研發主要依賴使用蘇-30MKK的經驗,對其不足之處加以升級,新型殲-16將用於加強利用中國生產的反艦飛彈打擊水面艦隻的能力。

14/3/2019 · 殲轟-7(飛豹)戰機已問世31年,然而從1988年至今,殲轟-7及其系列戰機至少傳出12起事故,造成最少17名飛官殉職。《新浪軍事》刊出具名評論指出,殲轟-7造成大量傷亡的主因是太過保守,「除了彈射椅性能不佳,設計方案也存在機翼對附著氣流

投放 與美軍使用B52不同,我軍使用的更多為殲轟7型攻擊機,自然也帶來了戰術方面的變化,我們使用的不是所謂的滑翔水雷,依然為傳統的航空水雷,大家別以為這樣就是技術上落後於美軍,其實研發同類型水雷對我們不是什麼技術問題,更多的原因

多用途戰機(multirole combat aircraft,縮寫MRCA)是指一款軍用飛機不需要透過大幅度修改就可以執行多種類別的任務,而非僅限於單一任務。可以擔任戰鬥機、攻擊機、偵查機、轟炸機、電子作戰機其中兩類任務(含以上)者。

4/12/2013 · 中日關係因為釣魚台主權爭端而日益惡化之際,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指出,解放軍近年部署超過200架的殲轟7A轟炸機,其中距離日本列島最近的有24架。據悉,殲轟7A攜帶射程逾250公里空對艦飛彈。(殲轟7,殲轟7A,中共,中國,日本,漢和防務評論

其中最接近北韓半島、日本列島的殲轟-7A部隊部署了24架。軍事專家徐光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就殲轟7的性能來說,載彈量上或已超過蘇30。 文章稱, 進入多功能戰鬥機時代以後,西方國家已經停止研製殲擊轟炸機,這一概念已經過時。

9/11/2009 · 另外一種被稱為“飛豹”的殲轟-7型 飛機,是新中國成立后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超音速殲擊轟炸機,有著全新的外形、先進的電子設備和優良的火控系統,能對地面、海上目標實施全面打擊。這些新型戰機裝備部隊,標志著人民空軍從國土防空型

殲轟-7是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一型雙座、雙發、超音速殲擊轟炸機,綽號“飛豹”。能在復雜氣象條件下低空突防,實施對地/ 海目標攻擊。 1988年12月14日,殲轟-7原型機在西安閻良機場首飛成功。1998年設計定型,1999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殲轟-7型 戰機采用高位雙后掠翼標准氣動布局,配備有全動水平尾翼、單面垂直尾翼和機腹導流片。(圖源:南海研究論坛) 殲轟-7型戰機使用的多用途脈冲多普勒雷達既能有效對抗空中目標,也能探測地面目標。(圖源:南海研究論坛

12/1/2019 · 疑似最新的殲-16H曝光,不久後將交付中國海航藉以替換老舊的殲轟-7「飛豹」戰機。(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特約記者陳孟孟/綜合報導 中國空軍持續推動裝備升級換代,近日瀋飛112廠生產最新一批殲-16戰機下線,準備交付